民法Ⅰ(民法总论) 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民法总论 朱庆育pdf 民法Ⅰ(民法总论)

民法Ⅰ(民法总论)

2023-10-11 20:34| 来源: 网络整理| 查看: 265

一、课程背景

“民法总论”不仅是私法的入门课程,也可以说是法学的入门课程。同时,“民法总论”也是以抽象性和体系性为特点的课程,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。

我们的课程旨在发挥三位主讲老师的教学经验,立足于中国的法学研究与实践经验,紧随中国民事立法与民法典编纂的进程,结合比较法的视野与发展,推动民法基础理论的创新与广泛传播。

 

二、课程建设与教学思路

(一)课程建设

    1.课程建设侧重于规范讲解主要知识点,选取的知识点具有重要性,同时全部知识点能形成体系。

    2.课程建设会跟随中国民事立法的发展,尤其是中国民法典的编纂进程,适时调整。

(二)教学思路

1.线上自学、线下巩固。线上提供基础知识,同学可以利用“自学”丰富相关知识。与之匹配的是,课后将赋予布置相关思考习题,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思考相关知识。

2.提高精选案例与课程体系匹配度。教学团队集体备课,围绕课程体系重新选取和安排、编纂教学案例,增加案例与课程体系匹配度。

 

三、在线内容设计、互动环节和学习测评设计。

(一)在线内容设计

在线内容,选取了约50个知识点,每个知识点大约10分钟。具体涉及民法概念、自然人、人格权、法人、非法人团体与合伙、权利客体、民事权利与义务、民事法律关系、法律行为、代理时效等单元。具体内容参见附表:“课程视频结构设计表”

(二)互动环节和学习测评设计

1. 互动环节。根据知识板块,在相关知识点单元,布置相关课程作业,例如(1)要求学生查找、阅读相关法律规范,以便掌握基础知识。(2)阅读有关案例,并尝试进行分析,以便提升学生知识运用能力。(3)布置其他类型思考题目或准备相关资料,推动学生进一步思考相关知识。

2.学习测评。(1)平日作业成绩;(2)期末测试环节。

 

四、预期成效

1.讲解视频使学生对民法理论体系、基本理论、前沿以及民法的功能等有所了解。

2.案例分析推动学生主动思考、加深理解,并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中。

3.思考问题的设计促进学生发散思维、拓宽视野。



【本文地址】

公司简介

联系我们

今日新闻

    推荐新闻

      专题文章
        CopyRight 2018-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